若說我們的教育體系只是花十二年至十六年時光重覆四五百年前的牛頓機械論世界觀的教育是不為過的。在臺灣,數理科學教學的比重遠高於人文科學乃是不爭的事實,這更是全世界的共通現象之一。我們所謂的很有知識,或是多聞就是「知道」很多「事實」的人。為了發展更多的知識,我們將科學一再的細分,然而各科際之間卻相互絕斷交流,並且,將學生集體關在學校中為了只是培養一群懂得操作機器、使用設備、運轉維護現有的社會體制的工蜂。

      現行的教育專業化教育就如同瞎子摸象。所謂專家學者如同小盲人拼命摸索大象的不同部位,而自鳴得意的提出他們的看法,而他們越是摸索他們的小部位,便愈深信他們熟悉的地方,結果是錯得越離譜。我們必須讀了一千零一夜的物理、化學、數學,並且學會看儀器的波形,數據,要能理解這些數據所代表的意義。這些得獎的,簽過名的技術員到底在玩什麼把戲!?

以量子物理學為例:粒子加速器,主要是將粒子加速到超光速,然後撞擊,在其粒子或原子的高能碰撞過程以精密的偵測儀器來測量粒子的碎片。而近來,這些基本粒子的專家又開始尋找反物質粒子,雖然這些對撞後的粒子只能維持約四百億分之一秒,但這些科學家們卻已欣喜若狂了。而為了能夠去解讀,認知這些涵數,波型的意義,我們又要窮盡十數年的時光累積其專業知識。而不管是臺灣,或是全世界的工業化國家,大學複體(Unversty Complex)已是一個極大的現象。

      這種現象是數以百千計的研究人負出入於研究室或是大學課堂中,每個人都有其專門公事包。從哲學到生物學,各式各樣,每個公事包都塞滿了相關的事實資料與數據,都只與他們的專業訓練有關。他們根據這些資料,提出他們的看法與觀點。在學術界,最受人譴責的就是不夠專業,最忌諱的就是與非同行打交道。通才、整合式的學習往往被批為不夠嚴謹。那我們到底是在培養一個操作員,技師還是真正的科學家?時下能科學到底是在解放心智,亦或是使心智迷上加迷!?古代的原創心靈又有幾人是靠著儀器才能夠有所發現!

      為什麼我們的教育會衍生出這麼多的問題?在現代教育中把環環相扣的一整體拆成許多不同的學科加以傳授,例如物理課程學習三態變化、地理介紹少數民族的特色、地球科學講授大氣圈的形成,長久下來,所有的學生己經習於接受片面線性思考的局部知識,卻缺乏整體性的概念。影響所及,整個文化層,從兒童時代的麥當勞一直到最新的生物科技、甚至宗教活動,全都是即時可樂。當有立即的效果時,就迫不及待的鼓勵,等到問題產生了之後,再做另一次直線式思考以解決問題,如此思考模式最可怕的後遺症在於我們永遠不知道下個問題會是什麼,所造成的影響會有多大,它會帶來多少的災害。

  在社區裡提倡的是整體性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整體或是全人教育不是如同現行教育體制將所有的科目「濃縮」成三~五類群「成堆成塊」的「塞」進學生的腦海裡,首先外在世界不再被視為一個孤立的線性因果關係;而是一個互相關連、交互融攝的網絡。也是一充滿流動與變化可能性的過程;地球見態圈中所強調的小、巧、豐富與多樣性。

慢慢的在新時代中,蒐集更多的事實將較不重要,其所強調的,將從開發自然轉變為與自然共存,學習不再被視為分割世界,而被視為如何增加與自然界的互動,視自己為自然一部份。此外,將學習視為「累積性進步」的由無知到知概念,也亦將為學習乃是一「變化的過程」的取代。

      在尋號角社區中,某些專業化的領域或適度分門別類仍屬必要。但就最主要範圍來說「教育乃是強調手腦並用」,過去的教育到了高中、大學就將學生直接區分兩大類:學術與職業,從此個不相干。在新式教育裡,將強調手技藝的整合與訓練,讓學生有自己自足的生活能力。並且藉由手技藝的學習體認勞動價值與心靈提升,如此一來,其作品將不再只是一件販賣的商品,而是一件藝術作品。藝術家不是憑空的幻想,卻是生活的焠煉下誕生的。

  現行教育體系奉行最大的神諭是亞里斯多得的一句話「人是理性的動物」以及「人生而有求知慾」所有的教育體系都告訴我們人們之所以異於禽獸,就在於人類有理性能夠去認識外世界的事物,再由理性思考的過程獲得知識。亞里斯多得說:『因為人類對於第一原理或第一原因之學,其來原始於「驚奇」。當人類開始對事物感覺驚奇,而渴望了解其所以如此的理由時,就開始產生了哲學,只有這種學問可稱為自由之學;因為也像自由人一樣,完全為自由而存在,不為其他理由。』

  只可惜,亞里斯多得只說對了一半。的確,人都充滿好奇心,見到未知新奇的事物,總是會問這是什麼?!為什麼?!因此,我們就用發明了這些「科學方法」將這些問題變成「答案」,然後將答案再變為「名詞」當Database塞進學生的腦袋。

    小時候只記得看過「一千個為什麼?」現在已經有「十萬個為什麼?」問世,也許那一天,隨著科技慢慢的發展,百萬個、千萬個為什麼也一一問世。然後,我們又會發明更具效率的方法將這些名詞答案灌進學生的腦袋中。

然而我們卻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個字有什麼價值,事實是當一個小孩子在詢問之時,就是詢問本身,而不是「要」一個解答或名詞。我們藉由詢問而融於奧秘(Enigma)中,而不是發明一大堆名詞答案說明這個世界、研究這個世界,在自鳴得意的以為瞭解這個世界後,看輕、不屑這個世界。詢問本身永遠比解答重要,這也是禪宗參禪的原理。

      法國哲學家梅洛龐帝曾指出,人類是一注定要種詢問意義的動物。然而數百年教育發展下來,卻與其背道而馳。自從亞理斯多得直到現在,我們只是把所有的教育當成技術化處理。把學生訓練成尃家,把質疑當成一個極待解決的問題。而完完全全忽略人類對意義追尋的渴望。

      神秘學派常舉個例子:師父要你進城買樣東西,這是最重要的,今天,你進了城看盡了熱鬧的街頭、吃遍了當地的美食,但就唯獨師父交代給你的任務沒有完成,那其他事無論做得再多,這趟旅途等於毫無意義、白走一道。如果,師父交待完成的事項己辦妥,那其他的事情為之與否都己無關緊要了。

      學習也是如此,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認識自己,這己是所有精神傳統都同意的一件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ddarth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