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各位朋友 這是我在我們綠黨近期發表的一篇文章,起緣於陳水扁換張俊雄上台後撤環保署長張國龍之後一連串對環境不善政策的感想也順便貼在這邊與大家一起分享 ^^如有興趣可以一起交流哦。

 以下為正文

各位伙伴們,我們想再深入談一下環境議題所面臨到的困境。從陳氏422在環境會議的談話至今的一連串關於環境的宣示雖然令人痛心疾首,但並不令人意外,除了他本身的人格缺陷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台灣面臨到了環境與經濟發展的衝突。到底環境與經濟熟輕熟重,這是二擇一的選擇題嗎,在這凡事皆喜歡二元對立思考的台灣,我們有必要從新定位這個問題。

    有一次與伙伴們去聚餐,聊到提高汽車稅率的問題,當場有伙伴反對,其實,本人也有點保留。我想從這邊開始談起好了:借用馬克思的理論,他把商品分作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二種,例如汽車的使用價值就是它作為一個從甲地到乙地的代步工具,那何謂交換價值呢?舉個例子吧,舍弟是位愛車的人,除了代步工具外,他喜歡改車、玩車、提升性能,並且在這之中認識了許多車友同好人士,注意哦,除了代步之外,諸如提升性能得到的成就感.滿足感,與同好的情誼等車子本身沒有賦予的就稱交換價值,也稱作商品拜物,這情況下,如何叫我弟放棄汽車去搭捷運呢?其實,現在的流行商品都同理可證,現在的行銷學的本觀念是商品不是重要的,背後的意義才是重要的,現代行銷人得力於心理學發展與神話學解構,抽取人類心靈架構普遍模式之後經過變造再回過頭販賣給我們。所以有了IPOD之表示你是獨立而叛逆的有BANZ的汽車表示你是有身份的人。

  隨著不願對真相影片的推波助瀾,全球溫室效應成為顯學,其中汽車的排放的溫室氣體成為眾矢之地,但我們要說的是汽車的污染並不是只有廢氣排放問題而已,就算今天的汽車都用燃料電池、替代能源甚至是號稱無污染的氫氣作為能源就解決了嗎?NO汽車工業是重工業的集大成者,它包含了鋼鐵工業;石、塑化工業、電子工業……它的製造生產端的每項環結都是重大污染,也都會排放溫室氣體。

    從整個現今經濟邏輯來說起,資本主義邏輯中的資本存在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持續累積更多的資本,也就是創造更多剩餘價值,並不是為人類在服務,在這個邏輯之下,所有一切的東西甚至是員工都被量化為成本,近來的基本工資調漲9扒遭到企業界反對就是因為企業普遍把員工當成經營成本而對成本而言當然是愈低愈好,我們可以說現在社會比沒比馬克思19世紀工人的處境好到哪裡去。

    另一方面資本家則靠全球化之賜大量複製商品或服務,不論是有形的或是無形的只要是有利可圖的商品就會大量生產,在這裡我們要說的是資本主義的邏輯是「數大便是美」任何東西只要有利可圖資本家就會把它商品化並大量生產,然而生態的法則卻是小而精小而美,在大自然中永遠都是互相平衡又互相制衡。然人類的經濟法則卻違背這個原則。例如,生質能源本是要解決部份環境問題,卻因為在資本主義的邏輯之下大量栽種作物而導致雨林遭到大量砍伐。同樣的,任何替代性能原如果按照資本主義邏輯大量單一化推廣都可能導致相同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很仔細審慎的來看待綠色投資這件事情,它並是萬靈丹,它只能算是權宜之計,因為這不是根本解決之道。

    經濟學開宗明義告訴我們地球資源有限而人類慾望無窮,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資源成為經濟學永遠兩難的課題。而亞當史密斯提出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來解決這個分配的難題。在他的眼中,人類的慾望不僅不需克制,反而需要受到鼓勵,因為你在滿足自己的同時也滿足別人造成更大的善。但真的是這樣子嗎?一個LV包包真的可以帶來滿足嗎?同樣的豐胸,整形、塑身或是雙B名轎等這些滿足人們慾望的事,真的能為人們帶來更大的善嗎?在現今的廣告行銷一直不斷創造更多愈求,慫恿人去不斷去追求更多更抽象的東西,如果亞當史密斯活在今天看到她女兒一天到晚去割雙眼皮整形買LV,他會跟他女兒說幹得好,妳這麼作是在替社會創造更多的善?

    至於那隻看不見的手還真的是看不見丫,只有存在於亞氏的天真幻想而已¸事實上,尤其是全球化之下的政府老早與跨國企業掛勾,台灣電子業今天的規模是因為長期受到政府各項優惠,租稅減免的結果而美國農業亦受到政府大量的補貼,更別提美國政府與民間掛勾的軍事工業複合體,還記得嗎?當初華航評估後打算向法國購買空中巴士客機,對手美國波音向政府游說遂向台灣政府施壓,逼得華航不得不購買波音客機。我們可以說今天的任何經濟活動都是受到政治高度運作的結果,何嘗輪到那隻手的置喙。在今日全球化的經濟不光是追求利潤而已,而且是追求絕對的利潤。而些跨國政經複合體成了超出人們所能控制的怪獸。

   亞當史密乃至今天經濟學理論還有一個更大的缺陷,就是忽視自然環境的基礎,今天的經濟學只有探純人為活動討供需的槓桿原理,但卻沒想到自然資源的輸入才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石。事實上,經濟活動乃至文明的興衰與生態環境脫離不關係。在今日經濟學眼中,大自然只是無償財,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理所當然的常數。事實上,人類文明可以用下列的等式加以化約

物質文明=投入的自然資源與能源源+科技引擎加工變造=產出物質消費滿足+無盡的癈熱污染

    當然,隨著可用的資源輸入慢慢變少而污染及癈熱慢慢變多時,就是文明慢慢衰退乃至滅亡的時候。人類並不是今天才有環境危機的,數千年來,人類出現過多次的環境危機,但都沒根本的解決,也可以說,人類有了文明後就一直沒有學會與大自然和平共存。

    西方的文明約從中亞美索不達平原開始,歷經蘇美、亞述、巴比倫等帝國後生態被破壞怠盡後造成這兩河流域帝國的滅亡。文明由希臘羅馬的地中海文明所取代,同樣的也因生態浩劫、森林被砍伐殆盡希臘羅馬文明衰亡,文明腳步再由希臘羅馬轉移到到歐洲大陸,同樣的在十四世紀以後,從中亞到歐陸的所有已知森林及資源都被開發完,於是乎,在能源缺少的情況下大航海時代開始了,美洲、澳洲豐富的森林及資源苟延了歐洲文明。在十八世紀後更變成帝國主義肆無忌憚的向其他國家掠奪資源及殖民地。

    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國,與西方文明一樣碰到生態浩劫,但卻用另一個方式來維持其文明。歷史記載中國常發生周期性的大饑荒,其中有十次大規模的饑荒死亡人數超過二千萬人,每動亂一次,就造成一次人口過半數的大衰退,時間每每橫亙三分之一以上.也就說中國人平均不到一百三十年就得面臨一次毀滅性的死而其中更有兩次的饑荒的死亡人數超過七千萬人,分別是北宋未年與清末太平天國之亂。學者統計,大規模的饑荒都發生在朝代更迭之時。饑荒的根源與其說是天災,不如說是人禍。官府的橫徵暴斂、賦役之繁重;人口劇增後盲目開墾土地,導致水土的破壞;官僚劣政的延誤、人工治理的廢弛;好大喜功,急躁冒進,虛報浮誇,災情資訊不通;農業技術的停滯、農民缺乏防災抗災的能力;戰爭造成饑荒,饑荒導致暴動,陷入惡性循環,如此等等,皆是饑荒的主要原因。而一旦饑餓發生,只有殺戮到自然可以推持的水平時,才會緩和下來。二千多年來,中國用這種殘酷內耗的方式維持最基本的生態。直到今天才稍微改善。

    本文標題第一次全球革命是取自羅馬俱樂部(The club of Rome)的同名著作第一次全球革命(The First Global Revulution),我們要說的是

第一:面對今天的生態問題,我們已沒辦法用以前的方式處理,我們即沒辦法像西方文明般找到新的棲息地加以克服,目前為止還沒人類足跡的地方只有南北兩極和冰冷未知的外太空了,可以想見的是百年內人類移民外太空的可能性不高,然而生態浩劫卻有可能在三十至五十年內來到,屆時,南北極也將不復存誰。同樣的,基於人道主義,我們絕不願想用任何用死亡內耗的方式來緩和生態浩劫,這二難處境只要任何人想到都會覺得不寒而慄。

第二:沒有任何技術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我們要說的是,人類最終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意識的問題,所有的替代性方案諸如生質能源、綠色投資……等等都只是權宜之計。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即使我們拿到執政權,能制定精心的環境政策,亦難保在落實過程中走樣。

第三:綠色運動與政治進展緩慢最大原因是人們不想轉變思考方度及生活方式所式,我們一直相信生態理念絕不是做做資源回收、開開環保車或是栽花種樹等附庸風雅自我陶醉的行為,如我們把生態意義層層追朔上去,它是重新檢討人與人、人與自然、甚至是人與天及人與自己的關係,這才是人類當務的核心議題,當然,我們不是說要把綠黨變成綠教, 但只要看一下我們的核心主張亦不難看出對於上述觀點皆是互相呼應的。如果綠黨少了這一塊而集中在政治活動及其他議題的操作,而略了綠色典範紮根的話。可能會有很大的瓶頸

    最後,我們以荒野協會前會長李偉文的一句:我在落日前趕路與伙伴們共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ddarth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